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个人要想成长和成功,起点就是立志,进行立志教育对于大学生乃至每一个人来说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立好了志,才可以影响学生立下志,只有教师对教材、教学立志吃透讲好讲深讲活,才可以让学生受益匪浅终身受益。同时,为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育教学改革,将2023年新版教材的教材体系转化为切合民办高校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打造重庆市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助推学校五进校园活动,2023年6月15日晚,BET体育365投注官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系在16教多功能报告厅举办了一场报告会和座谈会。会上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伦理学会副秘书长黎松副教授先是作了题为《人为何需要立志》的专题报告,该报告旨在破解教师们的一些心理困惑,激发教师们从教材中、教学中、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教师们立志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做好科研。继而针对重人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将新版教材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回答。参加此次报告会和座谈会的人员有学院党政领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系全体教师。此次报告会和座谈会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版教材的教学实际,特别是原理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如何结合的问题,参会人员与黎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系主任郑力源作总结。她紧紧围绕“人有三次死亡”和“人有三次生命”的主题,回应和深化了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她谈到:作为生命体的第一次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所以我们感恩父母;第二次生命是灵魂觉醒,我们决定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三次是有限生命转化为无限生命,只要一直被人们铭记,那么生命将会永恒;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如何才能将有限的生命转化为无限的生命呢?这就需要立志!今晚非常感谢黎松教授精彩的分享,通过此次讲座,相信同学们对于人需要立志的原因、立志的重要性及如何立志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基点,明确自己的人生志向与目标,拥有一个灿烂且丰富的人生。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博学而睿智,交流是知识保持鲜活的法宝,交流是学术不断创新的阶梯,期待下次更精彩的交流。
黎松,哲学博士,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伦理学会副秘书长,2018至2020年获西南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主要从事德性论、道德教育和应用伦理方面的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项目8项,在《伦理学研究》 《中州学刊》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黎松副教授从立志的根源、如何立志、立什么志、树立正确的立志观、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五个方面出发,引经据典,运用历史伟人及身边优秀的典型案例,向我们生动形象地诠释了立志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及其对个人、民族、国家的极端重要性,并呼吁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立足于其现实的处境和生活,树立正确的立志观,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勤奋努力,持之以恒,以更好地实现人生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系 供稿